
第十届左主干暨冠状动脉分叉病变峰会( CBS2017 )于2017年11月30日至 12 月 3 日在古城南京胜利召开。会议由南京市心血管病医院、南京市第一医院、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亚洲分叉病变俱乐部(ABC)联合主办。本次CBS2017 峰会围绕“利用大数据设计优质的临床试验获得分叉病变治疗临床证据、运用新的介入治疗技术治疗复杂分叉病变、结合流体力学探索分叉病变病理机制和治疗方法、分析和比较不同治疗策略对分叉病变患者预后的影响”等主题展开研讨。通过最新临床试验的发布、专题病例分析和讨论、示教演示转播等精彩的学术活动,为心血介入医生进行冠状动脉分叉病变介入治疗的学术交流建立平台。本次会议共有全球近1500名专业人士参与。

12月1日早上8点整,在陈绍良主席的致辞声中,第十届左主干暨冠状动脉分叉病变峰会(CBS)开幕式如约举行。来自辽宁沈阳军区总医院的韩雅玲院士、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阜外医院作为代表分别发表了致辞,表达对CBS十年来祝福和对未来的美好愿景;来自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心血管中心教授Gregg Whitney Stone介绍了本次会议的获奖者:美国哥伦比亚大学Gary S. Mintz教授获得本次CBS“杰出成就奖”获得者。
发布FAVOR II China研究结果
12月1日11时,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阜外医院代表FAVOR II China研究团队详细报道了FAVOR II China的临床试验结果,QFR在血管水平的在线分析准确度达到92.7%和92.4%,显著高于QCA的准确度(血管水平:59.6%)。QFR对中度狭窄病变(目测直径狭窄率为40%~80%)血管的在线分析准确率达到92.3%,显著高于QCA分析准确度58.5%;FAVOR II China研究入选的病变中,分叉病变达24.7%,串联病变达46.3%。值得注意的是,QFR对于FFR值位于“灰区”(0.75 ≤ FFR ≤ 0.85)的临界病变在线分析准确度达到86.0%。
Gregg W. Stone评论到,恭喜FAVOR II China研究团队!看来传统的基于压力导丝的FFR已经受到挑战,未来可能许多导管室会将QFR作为临床常规使用。同时,在本次演讲中,我们看到QFR在灰区(临界病变)的准确度也非常高(在线分析准确度达86.0%),我认为这是FAVOR II China研究中意义最大的一部分结果,未来的FAVOR III的研究应着重分析该部分病变的临床随访结果。另外, QFR在线计算耗时大约4.36分钟,未来如果能将分析时间缩短至1分钟以内,将有望进一步提升QFR的临床应用。
编者按:对于位于“灰区”(0.75 ≤ FFR ≤ 0.85)的临界病变,当FFR值稍有漂移就会导致阴、阳性结果相反,因此这部分病变是所有FFR测量工具最难的一部分。即使采用基于压力导丝的FFR技术也同样存在一定的漂移值,在此部分患者中也存在一定误差,因此对“灰区”临界病变的分析准确度代表了技术最核心的价值。

CBS首次转播在线QFR指导分叉病变治疗的PCI手术
本次在CBS2017上的QFR手术转播是继11月1日TCT 2017后,QFR再次在南京市第一医院转播,也使QFR在国内外学术会议的手术转播次数突破50次!
12月1日中午,新加坡国立大学心脏中心主任Huay Cheem Tan(陈淮沁)教授作为第一术者对一位左前降支/对角支病变患者行PCI介入治疗,术前,技师分别对左前降支(至中段)和对角支行QFR检查,结果显示,至左前降支中段的QFR为0.68,同时,QFR的3D-QCA结果显示,狭窄近端管腔为3.5mm,远端管腔为,对角支QFR为0.80,属于临界病变。经现场专家和术者讨论后,术者决定仅对前降支的病变进行处理,术中通过IVUS来观察支架贴壁良好性。术后QFR显示0.99,提示患者前降支病变已解除。


12月2日下午,来自西弗吉尼亚大学医院(West Virginia University Hospitals)的Aravinda Nanjundappa博士作为第一术者对一名73岁的右冠状动脉远端病变患者行PCI治疗,造影显示,远端主干PL为远端目测狭窄超过80%,近端有一目测50%的狭窄;经FFR检查,PL远端FFR为0.65,为显著阳性;同时,术者对PL中端病变行QFR和FFR检查,QFR结果为0.87,FFR结果为0.85,均提示PL近端病变为阴性。因此术者决定仅对PL远端病变行PCI治疗。
陈邵良教授作为现场主席评论道,该病例显示,在线QFR和FFR具有很好的一致性,未来将有望作为常规临床应用,恭喜QFR研究和科研团队!
编者按:该病例的QFR测量仅耗时约3分钟;FFR导丝测量耗时40分钟,且检查过程中由于病变过于靠近远端,且管腔直径较狭窄,术者将导丝通过时导致导丝损坏,本次检查共耗费2根压力导丝。该病例提示,QFR对于压力导丝较难通过的病变的评估优势可能是对FFR较好的补充。
此外,本次会议上,QFR发明人、上海交通大学青年“长江学者”涂圣贤博士还分别在心内科“印象金陵”冠脉腔内影像学培训班、“Tips and Tricks of Bifurcation Stenting”session和“TTT in Partnership with CBS”session分别作了三场有关QFR的专题报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