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3日由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全球计算冠脉生理学培训中心联合博动医疗成功举办第十二届冠脉影像分析与计算功能学国际培训班,本届国际培训班首次采用线上进行,来自欧洲、北美、拉美、中东、亚太等共计约120位心血管病专家线上参加了本届培训。

此次的国际培训班由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教授及上海交通大学涂圣贤教授共同主持。国际知名心血管病专家、EuroPCR大会主席、爱尔兰国立高威大学William Wijns教授为特邀讲师。本次培训分别从博动原创定量血流分数(QFR)的基础理论知识到产品操作演示、QFR临床应用实战病例讨论、最新临床FAVOR III China试验,以及未来技术的发展方向等多角度全方位对QFR技术进行培训。现场学术交流互动气氛热烈。
- William Wijns教授进行题为Evolution of coronary physiology讲课

首先由来自爱尔兰国立高威大学的William Wijns教授进行题为Evolution of coronary physiology(冠脉生理学的发展)的讲课。William Wijns教授回顾了国际冠脉生理学的发展历史现状,展望了未来冠脉生理学的发展方向, William Wijns教授强调:“介入冠脉生理学的未来,将是基于影像学的计算、无需侵入性耗材和腺苷的诊断技术。QFR系列技术的推广有望全面取代基于导丝的FFR。未来,PCI医生将可以同时应用博动医疗QFR、微循环阻力指数AMR和冠脉斑块稳定性RWS全方位进行冠脉功能学评估,获得更加精准、全面的诊断。博动医疗新一代的QFR技术,将会引领未来全球冠脉生理学诊断的方向。
- 涂圣贤教授分享了计算冠脉生理学与斑块易损性的技术进展

接下来由上海交通大学-博动医学影像技术联合实验室主任涂圣贤教授分享了Development and progress of computational coronary physiology and plaque vulnerability计算冠脉生理学与斑块易损性的研究进展,涂教授为大家介绍了全新的一体化心血管精准评估技术(μQFR + AMR + RWS),其中的“冠脉斑块稳定性分析RWS”技术是在国际上首次实现基于冠脉造影影像计算冠脉的径向壁应变从而反应出斑块稳定性的创新技术。相较于传统基于血管腔内成像评估斑块稳定性的方法,RWS技术无需任何额外的耗材及有创操作。一体化心血管精准评估技术(μQFR + AMR + RWS)仅需1幅常规冠脉造影,1分钟内即可计算出定量血流分数(μQFR )、微循环阻力(AMR)和血管径向壁应变(RWS),完成冠脉狭窄病变的完整评估,解决了目前临床上评估操作流程复杂,且时间长、耗材多、费用贵、有创等问题,将有力推动我国乃至全球的广大冠心病患者的精准诊疗。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进行了题为Implications of New QFR Evidence on Future PCI (QFR最新循证医学证据对未来PCI发展的影响)的讲课。作为全球唯一被RCT研究验证的影像计算FFR技术,FAVOR III China研究结果表明, QFR指导的PCI可显著改善临床结果,降低了35%的术后1年不良事件的发生风险,患者预后得到显著改善。
同时,近期震撼发布的FAVOR III China卫生经济学研究,是全球首个基于造影的计算冠脉生理学技术卫生经济学RCT研究,也是中国心脏介入器械领域首个卫生经济学RCT研究。结果显示,在中国,与常规冠脉造影指导相比,QFR指导的PCI可在1年内平均为每位患者节省近2000元的医疗开支。人民网报道:QFR预计每年可为我国医保节省约30亿元。
用更少的钱,实现更好的疗效,QFR能给患者、医院、国家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利国利民。
还结合实际病例,深入浅出地分享了QFR在优化指导精准PCI手术的整个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可用于指导患者风险分层、PCI前虚拟支架植入术和PCI术后评估。
最后由博动医疗产品专家进行了QFR系列产品的临床实践与操作演示,QFR产品能够如此快速、全面的分析过程获得全场观众的赞誉。
结言
此次培训班收到了来自亚洲、欧洲、北美洲、南美洲等四大洲超过120余位心血管病医生的报名与参会,标志着博动医疗产品正迅速走向国际市场并获得全球认可。应广大海外医生的需求,未来博动医疗讲继续组织国际培训班,将全球领先、中国原创的博动QFR系列技术带给更多的医生,用中国方案解决全球问题,造福全球冠心病患者。期待更多医生的加入,共同推动全球的冠心病的精准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