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博动医学影像科技公司与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联合研发的定量血流分数测量系统QFR®已于近日获批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三类医疗器械,成为全球首个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认证的无导丝血流储备分数技术,这标志着中国在冠心病诊断领域取得重大技术突破,也开启了QFR测量系统在冠心病诊断领域临床应用的新篇章。

8月4日,QFR®定量血流分数测量系统应用启动会在京举行。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高润霖院士、沈阳军区总医院韩雅玲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乔树宾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陈韵岱教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心内科主任陈良龙教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郭丽君教授、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贾海波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博动医学影像技术联合实验室主任涂圣贤教授等专家、科技部中国技术创业协会副秘书长隋志强、博动公司CEO刘冰女士、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新华社等媒体出席启动仪式,启动仪式由乔树宾教授主持。上海交通大学陈亚珠院士发表视频讲话。
冠心病患者医疗负担重,QFR技术是契合需求的创新典范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高润霖院士发表致辞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高润霖院士在启动会致辞中谈到,目前介入心脏病学发展迅猛,与之伴随的冠脉介入病例选择的问题也日益突出,特别是对于慢性稳定性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是否存在应用过度现象,还是仍处于应用不足的状态,存在不同的声音。病变是否造成心肌缺血是介入病例选择关注的重点问题,心肌缺血患者接受冠脉介入治疗可明显获益。目前国际上多采用监测血流动力学变化的手段对患者的缺血状态进行评估,因此冠脉生理学功能评估指导介入治疗显示出愈发重要的价值。高润霖院士表示:“QFR具有非常高的准确率、诊断率、灵敏度、特异性,达到临床应用的标准,QFR既不要用导丝、也不用注射药物就能测量QFR,而且还可以术中在线测量、非常快。根据QFR的结果就可以选择哪个病人应该介入治疗,哪个病人应该药物治疗,在科学上的确是一个很大的进步,对介入治疗临床实践上也是个很大的进步。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工具。我相信QFR在国际上走的比较前列,应该能够发挥他应有的作用。”
中国原创QFR技术为临床开展介入治疗提供一个非常好的工具,是介入治疗临床实践上巨大的进步。

沈阳军区总医院韩雅玲院士发表致辞
全军心血管病研究所所长韩雅玲院士在发言中指出,临床研究和临床诊疗策略的创新是推动临床疾病诊疗技术发展的重要因素,QFR技术就是我国的重要技术创新。难能可贵的是,QFR技术在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视临床研究,目前已经开展多项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丰富的临床证据证实了QFR技术的准确度和现有金标准技术几乎完全一致,可以有效指导冠脉介入治疗,改善患者预后。中国原创QFR测量系统具有极高的科研价值、临床应用前景。相信未来随着QFR应用的推进,这一技术必将在心血管诊疗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

上海交通大学陈亚珠院士发表视频致辞
上海交通大学荣誉讲席教授、上海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学院名誉院长、上海交通大学-博动医学影像技术联合实验室名誉主任陈亚珠院士对QFR技术从研发到转化进入临床应用表示热烈祝贺,并为涂圣贤教授在医工交叉领域所取得的成绩喝彩。她说到,心血管疾病是我们国家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很多医学大家高润霖院士、韩雅玲院士、葛均波院士等专家做出杰出贡献,挽救百万以上心脏病患者,延长他们生命,提高了生活质量,功德无量。她回忆了主席在今年院士大会的讲话“我们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努力实现关键技术的重大突破”。陈院士说她深受激励,并表示工程技术人员与临床医生需要紧密合作,优势互补,打造产学研理工医结合模式,走中国自主创新的发展之路。同时,她也希望涂圣贤研究团队和博动医学影像公司不忘初心,在产业化成果推广中继续一丝不苛地做好每个环节、每一个细节的工作,做到十分严谨和百倍认真,为创建中国制造、中国特色的大健康产业不懈努力。
从新时代生理学引导的冠脉介入治疗到QFR技术
在题为“从新时代生理学引导的冠脉介入治疗到QFR技术”的学术报告中总结了冠状动脉生理学评估的全球研究进展,FAME、FAME2等多项里程碑式研究的结果表明,生理学引导的冠脉介入治疗可显著降低患者长期的死亡、血运重建和支架血栓事件的发生率;介入治疗与药物治疗相比,可降低患者心绞痛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降低急性血运重建、自发心梗事件的发生率,且随着随访时间的延长,介入治疗的获益越显著;生理学诊断的狭窄病变缺血越明显,介入治疗的获益越大。
作为QFR技术的研发者,涂圣贤教授进一步介绍到,QFR可在现有冠脉造影的基础上无创地获得定量血流分数,基于流体力学计算分析,利用冠脉造影三维重建的结果和造影剂充盈速度,计算血管每个位置与最近端位置的压力差,求解出目标血管每一个位置的定量血流分数。
QFR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无需压力导丝、患者无需注射腺苷或三磷酸腺苷(ATP),仅使用造影数据即可快速准确计算FFR(从影像传输到分析计算完成总时间仅4分钟)。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布的审评意见指出,QFR的临床优势主要包括:QFR分析的一致性非劣效于临床“金标准”,诊断性能优效于临床常规方法,无额外创伤,不诱发斑块破裂,不损伤血管,不使用微循环扩张药,使用中不受患者病变的限制,测量时间短。
QFR技术于2016年中国介入心脏病学大会(CIT)由阜外医院通过实时手术直播首次向全球展示,此后多次在CIT、欧洲介入心脏病学大会(EuroPCR)、美国经导管心血管治疗年会(TCT)等国际权威学术大会手术直播中进行展示,在国际舞台上彰显了QFR在线评估狭窄病变功能学意义及指导支架植入术方面的应用,获得国内外学者的一致高度评价。
有关QFR的研究也不断取得突破性进展,多项研究证明了QFR诊断的准确度。如由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牵头组织,同时有四家分中心(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上海胸科医院、广东省人民医院)联合参与、由阜外医院胡盛寿院士担任主要研究者,乔树宾教授担任共同主要研究者的FAVOR Ⅱ China研究结果证实,QFR在血管水平在线分析的准确度为92.7%,QFR在对具有血流动力学意义的冠脉狭窄诊断上与金标准FFR具有高度一致性,诊断精度显著高于冠脉造影定性分析(QCA)。更多QFR相关临床研究正在全球开展中,值得期待。
专家寄语

乔树宾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冠心病诊治中心主任
“充分的临床研究证据表明QFR准确度达到现有金标准技术水平,QFR技术临床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2018是冠脉介入生理学之年,QFR技术具有无创、精准的特点,将成为全球导管室必备的冠脉生理学评估工具。”

陈韵岱教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心内科主任
“QFR技术无需注射腺苷等血管扩张药物,破解了腺苷禁忌的患者冠脉生理学评估这一难题。”

陈良龙教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心内科主任
“QFR技术实现了实时、快捷的冠状动脉生理学评估,将成为所有心内科介入医生的好帮手。”

郭丽君教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
“QFR技术基于冠脉造影影像快速完成冠脉生理学评估,有效指导临床介入治疗决策。”
博动医学影像
博动医学影像科技公司CEO刘冰女士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拥有丰富的心血管市场、销售、管理经验,曾在美敦力任市场营销和管理职位;首席科学家涂圣贤教授为QFR技术发明人,为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东方学者特聘教授、上海交通大学教授、荷兰莱顿大学医学中心访问副教授、美国心脏病学会Fellow(FACC)、欧洲心脏病学会Fellow(FESC)。
公司拥有强大且健全的管理运营团队,核心团队来自GE医疗、美敦力、思科、西门子医疗等医疗巨头等,研发团队来自医疗巨头公司以及上海交通大学、宾夕法尼亚大学、荷兰莱顿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著名高校的资深科学家和工程师。同时,博动医学影像拥有一个和上海交通大学的研发联合实验室,助力团队源源不断的创新能力。
博动医学影像,以临床为出发点,企业完成技术创新后第一时间回归临床验证并应用。公司与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301医院、耶鲁大学医学中心、丹麦奥胡斯大学医学院等国内外数十家顶尖医院深入临床和科研合作,布局心血管精准诊断技术的自主研发,助力心血管健康。
加入博动
研发:博士后、算法、软件、UI(上海)
市场:临床应用专员(北京/广州)
销售:区域经理(上海/广州)
招聘详情请关注公众号:

媒体报道:
新华社:中国原创技术提升冠心病诊断精度
中国新闻网:中国在冠心病诊断领域取得技术突破
中国医学论坛报:中国原创QFR测量系统正式启动临床应用
DeepTech深科技:中国冠心病诊断领域新突破:药监局通过一款精准评估新工具
产业要闻精选:冠心病精准评估“新工具”QFR正式启动临床应用
中国知识产权资讯网:中国标准诊“心病” 专利布局来保护
AET电子技术应用:交大研究出一种新技术,弥补了冠心病诊断工具的不足
中国高新网:冠心病精准评估“新工具” QFR临床应用正式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