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CI 2019丨QFR研究百花争艳,CT-QFR和OFR最新临床研究进展
-- 博动医学2019年7月14日报道
2019年7月12日,第十六届心脏影像及心脏干预大会(CICI 2019)暨第二十一届全军心血管内科学术会议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隆重召开。以QFR为代表的冠脉生理学评估“新工具”成为大会关注的热点之一,今年,高润霖院士在全体大会上介绍了QFR及相关研究,涂圣贤教授在三个报告介绍QFR、OFR和CT-QFR的验证与临床应用进展。
在开幕式全体大会上,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高润霖院士结合我国心血管领域介入器械研发现状,从新一代药物洗脱支架、可降解药物洗脱支架、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装置、经导管二尖瓣修复装置、左心耳封堵装置、肾动脉射频消融、基于造影的血流分数测定及AI血管造影判读等多方面,为与会专家深入浅出地分析了我国心血管领域的创新器械及发展思路。

高润霖院士大会开幕式发言介绍QFR及相关研究
高院士强调:“目前,FFR已成为判断血管狭窄是否造成心肌缺血的“金标准”,但FFR测量需要导丝及血管扩张药物,若能结合冠脉造影与AI,根据冠脉造影判断血流储备分数就十分理想。涂圣贤教授发明的定量血流分数测定(QFR)技术便是如此,徐波主任进行的FAVOR系列研究结果显示,QFR与FFR的测定结果十分相似,目前正计划开展进一步临床研究。所以,基于人工智能的血管影像学指导临床医师治疗策略这一未来将很快实现。”
此次大会上,上海交通大学教授、上海交大-博动医学联合实验室主任涂圣贤教授介绍了中国原创无导丝FFR系列技术—QFR、OFR、CT-QFR的最新临床研究成果。
QFR临床证据持续增加
截止到目前,QFR技术已经广泛在全世界范围内开展临床应用,正式发表在心血管临床期刊的文章近40篇。涂圣贤教授介绍了QFR的一系列相关研究进展,其中包括17项QFR与FFR在冠脉生理学诊断的一致性研究;另外,更多研究也相继证明QFR的潜在临床应用:药物洗脱支架植入术后评估、支架术后的post-PCI QFR与患者预后具有高度相关性(以post-PCI QFR≤0.89为界值)、QFR指导陈旧性心梗、急性心梗病人非犯罪血管介入治疗等等。这些研究部分已相继发表在JACC、JACC Cardiol Interv、JAHA、Circ Cardiovasc Imaging、Circ Cardiovasc Interv等国际顶级杂志上,部分研究仍在进行中。另外一项来自日本的即将发表在J Am Coll Cardiol Interv研究表明,以FFR为“金标准”,博动医学研发的QFR(海外授权给Medis公司)与美国HeartFlow公司的FFRCT相比,QFR的准确度、敏感度、特异性都显著优于FFRCT,对诊断具有血流动力学意义的冠脉病变的曲线下面积QFR(0.93)显著高于FFRCT(0.82)。最后,涂教授还分享了目前正在中国、欧洲和日本等地区开展的大规模、多中心的Favor III和Favor IV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期望改写全球心脏介入指南。

涂圣贤教授在大会上作汇报
临床验证首次在国内公布
CT-QFR是通过冠脉CTA数据重建冠脉三维结构,应用QFR同源算法计算获得CT-QFR。首个多中心临床研究在134个患者的156根血管上验证了CT-QFR的诊断精度。研究结果表明:以FFR为“金标准”,CT-QFR在患者水平与血管水平的诊断准确度分别为87.3%(81.6-93.0)和87 .2%(81.9-92.5),均显著高于CTA DS%。其中,CT-QFR患者与血管水平诊断敏感度分别为90.2%(79.8-96.3)和87.7%(77.2-94.5);特异性分别为84.9%(74.6-92.2)和86.8%(78.1-93.0),均显著高于CTA DS%。以FFR为金标准,CT-QFR在诊断具有血流动力学意义的冠脉病变方面达到87%的准确度,并且整个重建分析时间(含读图时间)为17分钟(CT-QFR计算部分仅需要18.9±8.5秒),具有非常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CT-QFR临床验证结果
基于OCT影像的高分辨率、高精度的快速QFR分析
涂教授指出,基于OCT图像的高分辨率特性,OFR分析过程具有自动化程度高,可重复性强,分析快速等特点,仅需 1分钟内即可以完成血管和支架的三维重建以及OFR的计算。

目前OFR两项回顾性研究数据集共355根血管的验证性分析结果表明,OFR相比MLA在冠脉诊断精度上同样出色的表现。OFR相比MLA,其诊断准确性90%(87-94)vs 75%(71-80),敏感度86% (80-91)vs 79%(71-85),特异性93%(90-97)vs 73%(66-79)。

回顾性国际多中心研究表明OFR结果优于OCT-MLA
最新中国和西班牙一项的前瞻性临床验证研究表明OFR对比FFR具有很高的一致性,其诊断准确度高达92%,OFR与FFR的数值无偏差(0.00±0.05,p=0.551)。

前瞻性国际多中心研究表明OFR与FFR的一致性高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301医院田峰教授评论道:“影像融合是目前发展的趋势,特别像近年来流行的IVUS和OCT影像与功能学的融合。OFR是目前涌现出来的新技术,一次导线的回撤就获得病变结构与生理功能分析,前瞻性临床研究也表明OFR与FFR在诊断心肌缺血方面具有良好的一致性。OFR将成为评估手术策略的制定重要手段,其临床应用还有很多可以探索的地方,期待接下来更多的临床研究。”